影视娱乐资讯>>资讯>>内容

顶流陷风波,她巧妙反击,网友直呼过瘾

日期:2025-05-04 18:04:42    标签:  

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,一句话真的能毁掉一个人吗?别怀疑,绝对可以!最近爆火的英剧,就赤裸裸地展现了这一点。这部剧去年6月在BBC首播,当时还没啥水花,结果现在突然在国内火得一塌糊涂,豆瓣评分直接飙到9.4,简直是年度遗珠有没有!

这部剧一共就4集,短小精悍,融合了黑色幽默、复仇爽剧和严肃现实,刷起来简直停不下来,看完之后,保证让你回味无穷。剧名里的“被取消了”,说的就是现在欧美很流行的“Cancel文化”,说白了,就是网络时代的群体抵制,跟咱们常说的“塌房”差不多一个意思。最典型的例子,就是J·K·罗琳因为在跨性别问题上的不当言论,被哈利·波特粉丝们疯狂抵制。

据英国《卫报》统计,2024年因为嘴瓢被“取消”的公众人物,同比增加了47%!这部剧的主人公,就完美诠释了这种“被取消”的遭遇。剧情其实很简单,就是一个职场性骚扰的受害者,蛰伏多年,终于向一个国民级的主持人展开了复仇。

这个男主,道格拉斯,是个主持人,主持一个很火的时事节目,在圈里那是相当有名望。很多英国人都是从小听着他的新闻长大的。不仅事业做得风生水起,家庭也是美满幸福,老婆是新闻界的大佬,手底下管着一家报社。在外人看来,道格拉斯简直就是人生赢家,妥妥的。

但就是这么一个完美的人,却因为“一句话”,栽了个大跟头。在参加完表弟婚礼的三天后,网上突然冒出一条八卦,说他在婚礼上讲了个“辱女笑话”,恶心到家了。道格拉斯的经纪人很快就注意到了这条消息,但他压根没当回事,觉得这种没凭没据的指控,很快就会被信息洪流给淹没。而且,谁还能记得自己喝多了之后说了些啥?

结果,事情的发展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,因为他的女搭档玛德琳转发了这条八卦,还评论说“别信这个,那不是我的搭档”。玛德琳的社交账号可是有两百万粉丝啊,她这一转发,直接把这件事送上了热搜,搞得道格拉斯不得不出来回应。

一开始,道格拉斯还以为玛德琳只是无心之失,但随着剧情的推进,他才发现,玛德琳的这一举动,其实是精心策划的。而这一切,都源于道格拉斯曾经的两种行为:袖手旁观和“造黄谣”。

原来,在玛德琳刚入行的时候,道格拉斯曾经给了她两次“鼓励”,一次给了她信心,一次却让她坠入了绝望。玛德琳一直把道格拉斯当成自己的偶像,在读书的时候,她还参加过道格拉斯的新书签售会,问他该怎么入行,道格拉斯鼓励她“大胆去做”。

多年后,玛德琳终于拿到了成为新闻主播的机会,却遭遇了道格拉斯经纪人的性骚扰。道格拉斯在经纪人的酒店房间门口,撞见了很窘迫的玛德琳,但他却误会了,选择了心照不宣地离开,还鼓励玛德琳说“无论你不得不经历什么,这是值得的”。

道格拉斯在房间门口的这个举动,其实默许了两个行为:一个是经纪人的“越轨”,潜规则女下属;另一个是让女下属“大胆去卖”,对这种灰色交易推波助澜。虽然道格拉斯自己很正直,但他却在无形中成了帮凶。

而玛德琳当时的处境呢?她在经历一次可怕的服从性测试。那个经纪人,表面上自诩为“女权主义者”,但做的全都是剥削女性的事:他先是言语骚扰,然后逼玛德琳喝酒,动手动脚,最后甚至当着玛德琳的面脱下衣服,躺进了浴缸,还暗示玛德琳,如果她走了,机会就没了。

幸好玛德琳够聪明,拍下了经纪人的裸照,威胁了他,才摆脱了困境。在这之后,道格拉斯又做了一件错事,他以为玛德琳真的和经纪人发生了关系,就开始“造黄谣”,说自己曾在经纪人的房间门口撞见玛德琳,暗示她靠“身体上位”,让她再次陷入困境。

道格拉斯和玛德琳的梁子,就这样结下了,但他自己却浑然不知,直到多年之后,才迎来了玛德琳的反击。这段渊源,也为玛德琳的转发评论埋下了一语双关的伏笔。

“别信这个,那不是我的搭档”,玛德琳看似在力挺道格拉斯,其实是在跟他划清界限,因为这句话还暗示着:我的搭档不会做这种事,如果做了,那就不是我的搭档了。结果一语成谶,道格拉斯真的因此失去了工作,地位也被玛德琳取而代之。

你品,你细品,道格拉斯说他曾在经纪人的房间门口看到了玛德琳,这本身是在陈述一件事实啊。把这件事解读为“造黄谣”,是不是有点过度解读了?道格拉斯就因为这件事被断送了职业生涯,是不是有点冤枉?

表面上看好像是这样,但仔细想想,还真不是。他把这件事当成谈资四处传播,本身就是错误的,因为他的陈述会造成他人对玛德琳的误解和伤害。更深层次来说,女性在职场中的处境本来就很艰难,他的这番“打趣”,是直接贬低玛德琳,让她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更难获得认可。

这部剧最让人叫绝的是,玛德琳“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”,用男性的方式回击了男性。她会在工作场合对异性动手动脚,让对方感到不适;也会在发泄完之后,撵走想要留下来的伴侣;她还深谙职场PUA,会对那些表示异议的同事进行反向洗脑。更绝的是,曾经性骚扰她的经纪人,后来甚至成了她听话的“狗”。

创作者通过玛德琳的复仇,带出了一个很悲观的想法:面对职场的结构性困境,女性要想抗争,只能用男性的思维打败男性。当别人把玛德琳的胜利归结为“全体女性的胜利”时,她明确表示“这不是女性的胜利,只是我个人的胜利”。

这里其实带出了两个信息:一是玛德琳不愿被扣帽子,贴上“女权斗士”的标签;二是她觉得如果女性都要以男性的方式去取得胜利,那就太悲哀了。

无论是剧中还是现实,都不乏以“女权斗士”之名行不义之举的人。剧中的经纪人就是一个典型,而玛德琳在浴室中回怼经纪人的那番话,简直是高光时刻,“你口中的女权不过是骗人的标签,但我相信人权的存在,人权若是遭到侵犯,不是加入一场运动、拉个横幅、写本书、扛个广告牌或者建个播客就完事了。”

相较于造黄谣的道格拉斯,玛德琳的上位手段本身也不干净。这部剧的核心命题,就是围绕着两位主人公展开——在互联网“一叶障目”的当下,究竟什么才是对或错?

就像剧中讽刺的那样,“互联网的记忆不是硬盘,而是碎纸机。人们把正义撕成碎片,再拼成自己想要的样子。”最讽刺的是,道格拉斯说的那个“辱女笑话”在剧中自始至终都没有具体展现,谁也不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。这正是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:在舆论审判轮番上演的当下,真相会在情绪的裹挟下逐渐被淹没,变得不再重要,这也反映出“乌合之众”的盲目性。

短短四集内容,这部剧就完成了一场由表及里的挖苦、讽刺和表达,简直是YYDS!

害,这年头,吃瓜需谨慎,真相往往比你想象的复杂,水太深,把握不住啊!

相关花絮

无咎剧情网致力于提供最新电视剧剧情介绍 、电视剧分集剧情明星个人资料 Copyright @2008-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无咎剧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